[1楼] 盛夏,一有钱有闲更有家学渊源的北方友人携一大家子慕世界陶瓷之都之名万里远来,由于我深陷加班之轮回而无法亲自带他前往,于是专门交代了在老家的同学招呼。回程之际,他专门拐道前来道谢。本以为他万里而来,一定要和我说说这次的买买买,结果他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起了苦菜汤的故事…… 从厦门走到德化,约摸两个小时多点的路程,由于出门比较晚,到县城正好午餐。第一道菜是个汤,一碗色泽呈黑色的汤,油好像不要钱似的,上面厚厚一层,汤色看起来还有点浑浊,几根黑色渗入骨髓的大骨头,还有几条还可以看见油的半白花半黝黑的大肠,是对于几乎不吃猪下水的北方人来说,真的令人感觉很不清爽的样子;尤其问题更严重的是,扑鼻而来的就是一股臭臭的味道,仔细一想是“臭脚味”,而且是那种不止一天没洗的那种味道。那一顿饭,主人很热情,给每个人首先给每个人盛了满满的一碗汤,而饭吃完,那个汤还冒着热气等主人光顾。晚餐,东道主带着他们去逛夜市吃小吃,最后停留在一家生意好到连走廊都是站着排队的店,仔细一看,居然还有好几个老外正好排在前头。由于天气炎热,老人孩子一路旅途奔波加上逛了一下午,有点上火加上有点水土不服,在东道主的强烈建议和推销下,尤其是前面的几个老外居然狼吞虎咽闷声出“good”的情景加持,他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终于硬着头皮要了一个大碗,一家人分而食之。一开始,他说女眷和孩子几乎是捏着鼻子往嘴里送的,然后大嚼猛咽;作为自命绅士的友人,自然是要范的,细嚼慢咽是常态,虽然他的内心一万个草泥马跑过。而就在他的细嚼慢咽之间,他说发现入口的苦菜清清淡淡的,几乎没有什么异味,唇齿间居然还回荡着一种很独特的清香:原始而野性。汤微苦,但苦中带着清甜,就像小时候吃野果子的那种体验。喝完之后,居然有一种很清凉的感觉,而之前的炎炎夏日的那种干渴的感觉一扫而光。更为神奇的是,第二天一早醒来,嘴里的小火泡神奇不见,这对于湿热体质又奔波劳累来到另一片湿热土地的他来说几乎是一种奇迹;而孩子老人的水土不服也消失不见,神采奕奕。不用多说,他深切意识到这就是那臭死人的黑汤之神奇。第二天一早,不等东道主来,他们就自己在楼下到处找,居然找不到有卖的。后来,东道主告诉他,苦菜汤可不像快餐,那一口臭汤是需要功夫的。一番细细慢慢的解说,他才恍然大悟,慨叹不枉此行,尤其给孩子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民间体验课。 是啊,这个臭汤确实是很需要功夫的。一碗好的苦菜汤,首先需要有一锅由新鲜大骨慢火熬就的上好骨头汤为底;再加上一把经烈日暴晒的第一场春雨过后采摘的第一茬最嫩的叶子;而独一无二的德化苦菜汤,一副厚而肥的猪大肠是必不可少的精粹所在。几样东西放在一起,熬煮三到四个小时,方得一碗汤浓味甘性凉的苦菜好汤。南宋诗人王之望有诗云:“朝来食指动,苦菜入春盘。”一碗苦菜汤上桌,轻轻舀出一勺放入口中,有些微苦,苦中带甘,已经炖到烂的苦菜入口即化,大肠和大骨肉之中也混入了苦菜的味道。虽然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却是香极了。炎炎盛夏,不管是在户外劳作还是在办公室操持,一碗苦菜汤下肚,清凉降火,消炎解毒,心烦意乱和暴戾急躁之气慢慢散去,顿时觉得一身轻松,心境自安。相较于一时快意的透心凉冷饮,一碗清新的苦菜汤则是一种从毛孔和细胞的呼吸之间透出的由内而外的清凉,一份山野之间逍遥自在的恬淡趣味钻入唇中跃然舌尖长留齿间。 每一道美食总是不缺传说,这一碗遗臭万年的苦菜汤,自然也是不缺。相传百年前的一个盛夏,生了多个千金的老财主准备全猪宴请朋友庆祝老来得子;但是吝啬的财主对下人一毛不拔,顾着面子就把自己不食用又容易发臭的猪大肠施舍给平时根本沾不上肉腥味的下人。下人视之为宝,共商怎样享口福。厨房正好在做主人吩咐专门给下人炖标配的苦菜汤,大家就建议把大肠洗干净和苦菜一起炖。炖完后,由于大家没舍得弄掉肠壁上的油,大家发现几乎不给下油水的汤上面泛着一层油花,下人们又把半熟的大肠切碎拌匀入汤再炖,大家品尝后发现味道大胜单一苦菜煮的汤,再也不是纯粹的苦涩,而是苦涩大减,之中还带着甘甜。于是,大肠苦菜汤的做法就这样延续了下来。其实,如此做法,应该说得上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一种了。在旧社会,穷苦人家是做不起的,普通人家的简单做法更能展现苦菜的原汁原味本性本心。话说就算是我小的时候,家里炖的苦菜汤,大骨是不大可能有的,最好的时候也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个猪头骨再加半副大肠,由于油水不足,我们也还会买点猪杂油炸了拌在一起。在相对困难的当年,也未尝不是一顿大餐了。而每逢此时,乡里人总会招呼左邻右舍一起来喝,同时再来点乡野小菜小酌一杯,更多几番乡村和谐之趣味。 在地无三尺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位于福建中部山区戴云山麓的德化虽是一个千年古县,,但穷乡僻壤或者穷山恶水这样的专有名词就像是专门为我们订制的,即使改革开放以后, “德化”依旧是的泉州地区穷苦的代名词,以前听说老有人吓唬姑娘,再不孝顺就把你嫁到德化去。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山地为主的德化,漫山遍野到处是野菜,而苦菜自然是一种选择。“苦菜是穷人的救命菜”,老人们常这样说。民间一直流传着贫苦农民以苦菜为生的谚语:“冷天无衣裳,热天一身光。吃的苦菜饭,喝的苦菜汤。”积极乐观的德化人民勤劳善良,不管男人女人均如是。千百年来,德化以盛产陶瓷而名扬中外,陶瓷一直是德化的名片,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改革开放以后,德化更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陶瓷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可以说德化人的生命线,全县估计有半数以上从事和陶瓷相关的工种,而大部分工种拿的都是计件工资。因此,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那是家常便饭,尤其是我们的父母这一代人,或许“女的当男使、男的当牲口使”是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女的当牲口使、男的当机器使”更为恰当。到现在,我依旧深深地记得,每一个高中暑假到厂里帮父母做工,最惨的是每天不足六个小时的睡眠,每次做着做着都能睡着,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找个纸箱往地上一铺不用五分钟就深度睡眠。或许就因如此,德化人唱道:“苦菜花香,常吃身体硬邦邦;苦菜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苦尽甘来,是苦菜汤的本质感觉。此前,囿于不通高速没通铁路等交通的原因,德化的发展确实没有跟上时代的速度。要想富先修路,现如今,厦沙高速贯穿全县, 即将开通的兴泉铁路也很快会结束德化没通铁路的历史,而电商快递业的快速发展,更是给这个在福建腹地的千年古县带来也史无前例的生机。现如今,在友人眼里,这个人口不足30万的山城,到处都是工厂,到处都是网店,一派时不我待一往无前的感觉。他说,这和他此前见到的相关介绍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这或许就是这个千年古县的后发优势,奋起直追一路唱“爱拼才会赢”的新时代弄潮儿。 “处处天涯处处家,来也天涯,去也天涯,天涯无地种桑麻;逢人便问家乡事,笑也由他,骂也由他,道是无家却有家。”千百年来,我们总是在用一种舌尖上最原始的味觉在异地他乡怀念家乡故土,山川河流,亲戚朋友,或者还有往事旧人。如今远离家乡举家搬迁来到城市的我们,一碗苦菜汤成了一份无法割舍的乡愁。虽然回到家乡真正坐下来的时候,每一次也多数浅尝辄止而未敢大快朵颐。但即使只是浅尝,那温润浓郁的感觉却总是从嗓子眼一直延伸到脚底板,继而发散到四肢而至大脑。以至于每次老同学或老乡们相约,一起去喝苦菜汤成了一个谁都无法拒绝的密码和口令。不久前,刚有人在高中校友群问厦门哪里可以吃到苦菜汤,几乎沉寂的老乡群居然五分钟上百条的信息,可以说是群情踊跃。当我说到我家里会做也有苦菜的时候,很多人纷纷表示要约起一起喝汤。 就是那种多数人掩鼻而走的味道,或许也是心灵最柔软处的缕缕青烟,那种不可替代的获得感,却成了心底挥之不去的执着:有形、有魂、有根,经久不衰,历久弥坚,终生或将陪伴。尽管偶尔在在街摊或超市可见到苦菜的身影,但多数是新鲜的苦菜,而且多数是人工培植的那种。身处物欲横流的都市和早已不再是“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的时代,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尤其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让我们享尽大鱼大肉大碗酒的快感,有识之士也开始呼吁人们去追求天然、健康和时尚,而这清火清心的乡野苦滋味,本应该是中和舌尖味蕾最好的调剂品。而遗憾的是,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无法接受那遗臭方圆十里的本质。甚至于就在我身处的这座城市出现了一例因异味太重,一群人联名投诉要求公寓管理方将煮汤之人清退的经典诉讼案例。 其实,除了这种让人无法恭维臭味千里的干苦菜炖汤的最经典吃法外,热炒、凉拌、清汤新鲜苦菜也各有风味各领风骚。比如与捞饭后的米汤同煮更是劳苦人民智慧之大成作品。翠绿欲滴的新鲜苦菜叶浮于浓白饭汤之上,视之,如翡翠白玉;食之,浸润心脾,淡淡的山野鲜味邂逅浓醇的饭汤香,如此境遇自然是大满意结局。那种色香味是完完全全的乡土味道邂逅山野气息,与“金风玉露一相逢”异曲同工,在我看来,比之当年朱皇帝四处找寻之珍珠翡翠白玉汤也是不遑多让。或许,对于当今社会尤其是城市饕餮一族而言,也许苦菜之苦让大多数人不太适应,而将苦菜入沸水焯熟切碎,稍稍挤去一些汁液即可解决这种难题。苦味变淡而鲜味不减,如果再做成各种馅料,或者辅以其他各种食材,就可变化万千,亦为有机天然食物融入现实适应城市的各种创新,各种问题也自然而然迎刃而解。如此,不仅城里人可以品尝到真正的野菜风味,对于我们这些在异地他乡生根发芽的游子而言,也是一种诉诸舌尖的原始情感之慰藉。到那时,我等可慰也。 | |
发表于∶2020/5/26 10:40:46
[5楼]
| ||
发表于∶2020/6/5 11:16:22
[6楼]
| ||
发表于∶2020/6/5 11:16:39
[7楼]
| ||
发表于∶2020/6/5 11:17:24
[11楼]
| ||
发表于∶2020/9/2 17:36:31
[12楼]
| ||
发表于∶2020/9/2 17:37:05
[20楼]
| ||
发表于∶2022/10/26 16:49:55
[21楼]
| ||
发表于∶2022/10/26 16:50:07
[22楼]
| ||
发表于∶2022/10/26 16:50:24
[23楼]
| ||
发表于∶2022/10/26 16:50:54
[24楼]
| ||
发表于∶2022/10/26 16:51:25
[25楼]
| ||
发表于∶2022/10/26 16:52:22
[27楼] 出走半生,肠胃最适应的还是小时候的那口。 | |
发表于∶2024/6/7 8:24:06
直接回复楼主